【一線特寫】平凡亦有光 | ||||||
| ||||||
“今天食堂的飯菜怎么樣?好吃是吧,那我就高興了!”伴隨著一陣爽朗的笑聲,一位皮膚黝黑,身材挺拔的男人走出了食堂,他的目光堅毅又清澈,他的笑容真誠又溫暖,他的步伐從容又穩健。他就是張德貴,一位退役老兵。 1988年,年僅19歲的張德貴赴滇參加老山地區對越防御作戰,堅守在老山最艱苦、最危險的A82號陣地6號哨位,擔任哨長,一待就是兩年。在作戰期間,他不畏艱難險苦,以身作表,為守衛邊疆做出巨大貢獻,收到師團首長的通令嘉獎,榮獲三等功。 現如今張德貴同志是中國水電八局軌道交通公司深圳龍崗水環境片區項目的一名后勤人員,更是大家口中的張師傅。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不亞于餐廳的美食手藝,廣受項目部員工的一致好評。員工們一下班就能準時吃上美味可口的飯菜,可以說人人都對張師傅贊不絕口。 勤于學習,練就過硬本領 盡管已經退伍,張德貴同志卻始終加強著黨性對自我的錘煉,時刻增強黨性觀念,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退役后,他在一家餐館工作,當時的他還是一名學徒,做學徒的日子十分辛苦,但張德貴從不抱怨。雜活干了一年,終于被安排去學廚了,跟著一位在當地有著很高聲譽的師父,張德貴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出名堂。師父毫無保留地把技藝教給了他,張德貴也學得勤勤懇懇,直刀、斜刀、滾刀、拖刀,日復一日,反復練習,全身心投入在練習上,練出了一身扎實的基本功。張德貴一干就是十余年。多年的廚師生涯,讓張德貴累積了豐富的經驗,總結了多樣的菜式。 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奮始終伴隨著張德貴的廚師路。不論是學徒時期,還是自己成為大廚后,張德貴始終保持對烹飪的學習熱情:“其實廚師就是手工操作,就是一個勤快與不勤快的區別,勤快,就能學得到東西,就沒有困難?!敝钡浆F在,在空閑時,張師傅都在時不時翻看菜譜,在網絡上學習各種各樣的新鮮菜式,張師傅勤于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愛崗敬業,認真履行職責 后勤工作是一項默默無聞、需要無私奉獻的職業,在這一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余年。十余年間,他把枯燥無味的崗位打造成鮮活生動的服務窗口,在食堂、在辦公室、在路上時不時能聽見張大廚問項目部的員工:“食堂飯菜怎么樣?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就和我提出來?!睘榱俗尨蠹页燥柍院?,他把心思全用在一日三餐上。自己的刀工、手藝過硬,煎、炸、炒樣樣熟練。聊天的時候張師傅道出了他的心愿:“大伙滿意,就是我的快樂!”他無怨無悔,始終以高昂的工作激情,飽滿的精神狀態奮戰在廚房里,不論嚴寒酷暑,盡職盡責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繁重的工作任務壓在他肩上,他卻從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他善于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經驗,及時向領導匯報,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按時按量優質完成任務,用實力、用奉獻、用實干為項目部增輝添彩。他愛崗敬業,任勞任怨,表現出優秀的思想素質和出色的工作能力。還記得2022年年底,全項目都變成了“小陽人”,他還堅守在崗位,身體好了些,就為一個個病倒的員工送去營養美味的飯菜。 “態度決定一切,責任成就一切”,十余年的后勤工作,他常常以此來勉勵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他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摸索,不斷鉆研,不斷創新,讓平凡的工作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退役不退色,永葆軍人本色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更是將“危險關頭,黨員干部要第一個沖上前”的先鋒模范貫徹始終。 2002年,湖北省宜昌市陳家沖村一家超市燃起了熊熊大火,張德貴見此毫不猶豫地參與救火。事發當日,張德貴走在路上,聞到周邊有股燒焦的煙味,立即四處張望,發現一家超市正冒出滾滾濃煙。超市內火勢兇猛,他在沒有專業防護服和防毒面具的情況下,僅憑著在部隊多次救火經驗,憑借血肉之軀毫不猶豫地沖進了火場。他沖到超市內,利用滅火器將超市內的火苗撲滅,他一邊滅火一邊大聲呼喊,督促超市內人員迅速撤離。當附近的群眾紛紛往外撤離,他卻反向而行,在布滿濃煙的空氣中,張德貴被嗆得睜不開眼睛,只能摸著墻壁艱難前行,附近的居民見此,紛紛加入救火。當張德貴發現超市并未切斷電源,在這危急時刻,他深呼一口氣,隨手拿了塊抹布捂住口鼻,沖進超市,一邊滅火,一邊迅速切斷電源。當火勢得到有效控制,他再次沖進了超市,拿起滅火器對準燃燒處再次滅火,確定明火滅掉后才撤離到超市外,繼續觀察火勢。幾分鐘后大火被徹底熄滅,張德貴這才松了一口氣,最終挽救了30余萬損失,無一人傷亡。。 回憶起當時的火災情景,張德貴至今心有余悸,他說:“當時超市內其他工作人員都嚇跑了,滅火現場就剩我一個人,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還好附近的干部群眾和我一起救火,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p>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震級里氏8級的特大地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張德貴一家人捐款3000余元。張德貴在經濟上并不富裕,但他卻省吃儉用,堅持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11年,在湖北省秭歸縣,他參加森林滅火,在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成功撲滅多起大火,避免了更大的損失,極大挽救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退役二十余年間,像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張德貴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軍人的熱血本色。 2020年,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積極投入到這場沒有銷煙的戰斗中,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積極響應龍崗水環境片區項目黨支部的號召,參加黨支部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以一名退役軍人、一名基層黨員身份,踴躍沖鋒在前,配合社區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勸阻人員進出小區、核酸檢測志愿者、捐獻物資等工作,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爭當抗疫排頭兵。 張德貴同志的崗位非常平凡,但他卻始終用心去對待,從而產生了不平凡的效果,充分彰顯了退役軍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精神。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